近年来,广东省农信联社及时出台系列举措,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022年6月底,广东省农信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亿元,增幅10.10%;投放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贷款余额8776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增幅8.08%,为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力量。
出台配套政策,用心用情服务新市民
为更好服务新市民创业,广东省农信联社结合实际制定《广东农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支付服务减费让利工作实施方案》及助企纾困、稳经济增长等相关政策,同时成立“三农”事业指导领导小组,理事会下设“三农”事业委员会,内设“三农”金融服务部,统筹指导全省农商行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市民工作。
在广东省农信联社指导下,各县市农商行设立专门的“三农”服务部,以及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小企业专营中心、微贷普惠中心、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单列涉农、普惠型涉农、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加大信贷供给,主动减费让利,用心用情服务新市民。
清远当地农商行快速制定《新市民个人信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一个方向,四项优化服务,七项惠民举措”为抓手,以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为方向,着重优化住房、安居、创业、教育四项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房最低首付20%,贷款利率降至4.65%),按揭延期还款政策(最长6个月),创业贷款、专项经营性贷款利率优惠,个人消费贷款,三项民生工程人才贷、子女教育金融服务等惠民措施,为新市民提供创业、就业、住房、教育、消费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韶关、梅州等地区农商行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从促进创业、安居、简化贷款材料、降低融资成本、普及金融知识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江门开平市农商银行推出专项优惠方案,新市民经营类贷款利率低至3.98%,同时减免相关支付结算手续费。
加大信贷投入,“贷”动新市民创业就业
推出专属产品,破解融资难。广东农信快速响应新市民金融需求,及时推出“新市民贷”“新市民人才贷”“潮学贷”“优学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以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在惠州市,结合新市民信用状况、资金需求、创业形态等特点,专门推出“新市民贷”,利率在同类信贷产品基础上优惠5个BP。在江门开平市、汕头潮阳区,推出“优学贷”“潮学贷”特色信贷产品,为新市民子女就学、技术教育、技能培训需求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有效解决新市民子女入学难题。
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贵。广东省农信联社加强与各县市地方政府及人社、妇联、住建等党政部门合作,以推广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为切入点,大力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并给予利率优惠,同时针对符合条件的账户免收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工本费等,主动为新市民减费让利。在佛山市,与当地人社局合作推出 “创业担保贷”,支持新市民创业,年利率低至当期LPR+150BP,并可享政府专项财政资金贴息,个人最高可贷30万元,企业最高可贷500万元。在湛江雷州市,与地方妇联、财政、人民银行联合推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投放106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支持120名妇女创业。
支持三项民生工程,助力技能人才创业。广东省农信联社大力支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民生工程,推出“粤厨贷”“普惠家政贷”“普惠技工贷”“经营快贷”“税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截至2022年6月底,广东省农信联社累计发放贷款192亿元,有效支持相关企业、个人13270户。在肇庆封开县,发放贷款近700万元支持摩托车、汽车维修等技工人员创业,守护广大人民安全出行。
做好客户服务,提升新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广东省农信联社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新市民提供极致、便捷、高效、暖心服务,打造新市民身边的银行。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打造便民银行。广东省农信联社通过设立新市民服务专窗和提供上门服务,切实增强新市民幸福感。积极支持和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重点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让新市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建设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新市民提供饮水、小憩、充电等便民服务,让营业网点成为新市民的爱心驿站。
守护“钱袋子”。广东省农信联社组建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专业团队,在进村入户为新市民送产品送服务的同时,广泛普及防诈骗、防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提高新市民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助力解决“烦薪事”。广东省农信联社加强与住建等部门合作,开设进城务工人员专用账户,积极配合做好工人工资支付的监管和代发工作。在汕尾陆河县,积极对接新市民工资预警平台,目前已完成系统测试,三方可通过系统查询账户余额、账户流水,保障新市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推进移动支付。广东省农信联社深入推进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便民场景,累计推出“智慧服务”项目1552个,提升新市民客户体验和获得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