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债市聚焦 > PMI不及预期,稳增长需加码发力(3.28-4.02)
网银登录
  • 个人网上银行
  • 企业网上银行
PMI不及预期,稳增长需加码发力(3.28-4.02)
2022-04-08  债市聚焦

摘要:

国内方面,国常会强调要咬定全面经济增长目标,稳增长政策“早出快出”,并且提及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减税降费以及水利基建,充分体现了政府层面稳增长的迫切;央行例会延续了稳增长的基调,并未传递出宽或紧的态度倾向,着重点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PMI数据公布,不及预期且位于临界值之下,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和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际方面,美国3月非农数据表现强劲,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或进一步推动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本周受国常会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传递的宽松预期以及PMI不及预期的影响,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所下行,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短期预计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不大,中长期在经济复苏的背景,预计将震荡走弱。

正文:

一、国内宏观数据和事件简评

(一)咬定目标不放松,国常会夯实稳增长信号

3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会议还提及要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内需和促就业稳增长,此外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解读:短期宏观经济外部受到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扰动,内部遭受新一轮疫情反弹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此次国常会再次夯实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1.会议首次指出:“制定今年宏观政策时,对国内外环境很多变化已有前瞻考虑”,说明今年经济政策的制定已经前瞻性的考虑到了外围因素和疫情的影响,即使面对一些意料外的冲击,政策储备依然充足,能够从容应对;2. “坚定信心,咬定全年发展目标不放松”,尽管遭遇外围和疫情的影响,但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有信心实现;3.“稳增长政策早出快出”体现政府决心,未来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政策应该会加码推出;4.会议指出“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保障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再开工一批水利项目,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体现了政府层面稳增长的迫切,此外从专项债发行使用以及水利基建项目开工可以看出本轮稳增长政策着眼于加大基建投资,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将拉动经济回暖。

(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330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于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解读:前段时间,金融委会议中提到“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市场因此对三月降准降息产生了预期,然而整个三月MLFLPR均维持不变,也没有降准的操作,预期的落空让市场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有所弱化。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及“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其表述与上一季度的“主动作为”态度差异并不大,并未传递出明显的宽或紧的态度,着重点仍然在“稳”。此外“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表明二季度央行着眼于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更可能通过结构性政策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保持信贷总量的合理稳定增长,使得宽信用逐渐显现。

(三)PMI不及预期,政策需加码发力

3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PMI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48.4%48.8%,低于上月0.73.22.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我国经济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解读:PMI不及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疫情反复叠加海外地缘政治冲突。首先,3月疫情是除疫情刚爆发以外最严重的一轮疫情,波及了两个特大城市深圳和上海,并且疫情的快速传染使得部分地区企业临时停产、减产,对上下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其次,3月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在生产端,原油和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对中下游生产企业经营造成冲击;在需求端,部分企业出口订单的不确定性加强,对制造业企业需求产生一定冲击。

上海疫情走势不容乐观,外溢风险仍将持续,将对4月经济造成冲击,需要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发力。

二、海外宏观数据和事件简评

(一)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亮眼,加息步伐或加快

非农就业人口增加43.1万人,虽然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继续改善。失业率3.6%23.8%下降0.2%,劳动参与率62.4%,较上月增长0.1%。分行业看,休闲和酒店业是增长主力,3月新增11.2万人,仅仓储运输和公共事业行业新增就业为负。

解读:非农就业数据表现亮眼,体现美国经济正在进一步复苏,但2CPI高达7.9%,较1月的CPI同比增长7.5%的数据又有进一步攀升,已经是创了1982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将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的上行,这也让美联储的加息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三、资金面平稳偏宽,跨季需求有保障

本周央行逆回购投放先高后低,主要是为了呵护假期和跨季资金需求,当周净投放4200亿,其中投放6100亿,回笼1900亿。DR007运行在1.60%-2.24%之间,高点主要出现在29-31号,原因在于一个跨季的资金需求;3M存单利率下行14BP2.22%1Y存单下行9BP2.52%,较1年期MLF利率低32bp。下周逆回购大幅到期6100亿,需要关注央行投放操作。

四、债市展望

    本周,受国常会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传递的宽松预期以及PMI不及预期的影响,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3.28)下行近2.6BP,从2.7972下行至2.7714。从短期看,降准降息虽有可能,但因为前两次的降息落空,一个原因可能是央行想修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虽然是“以我为主”,但在全球加息的背景下,保持不变应该会好于贸然降息,并且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更高。另外,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低于一年期MLF利率,同时已经处于较低的历史分位数,央行强调预期引导,让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预计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从中长期看,在“动态清零的大方针下,疫情扰动不会持续过长时间,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发力,经济增速回升,宽信用不断推进,债市或将震荡走弱。